4OjUkc2MmaM capital.huanqiu.comarticle守护漓江生态 共享发展红利/e5d59phvs/e5d5m10mv行走在广西桂林的山水间,目之所及是绿水青山,心之所感是可及可享的金山银山。作为服务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五省区及港澳地区电力供应的能源央企,南方电网公司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电力+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在保护漓江生态的同时,助力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国家重点保护的13条江河之一,漓江的生态保护十分重要。南方电网公司从优化能源结构、数字技术赋能、电网运营升级等方面发力,为漓江筑牢零碳根基。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南方电网公司打造以500千伏桂北站为中心的220千伏网架,保障桂北风电群全额消纳,推进220千伏冬田储能电站、灌阳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桂林市非化石能源装机达440.9万千瓦,装机占比提升至83.1%。在数字技术赋能方面,推进广西电碳监测平台建设,建成零碳虚拟电厂,上线“碳电寻源”系统,为1.4万余电力市场用户提供“数字碳账单”。在电网运营方面,升级漓江核心景区电网运营模式,推进110千伏胜景景观融合零碳数字化变电站建设,完成漓江核心景区12处跨江线路整治。 “我们与供电部门统筹配合,开展跨江线路拆除工作,提升景观效果,让漓江绿色电力设施建设与景观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惠及沿江群众。”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吉华说。以零碳实践赋能产业发展。南方电网公司联合60余家单位组建桂林零碳绿电联盟,促成清华大学、国家电投等13家单位签约合作。“联盟可以促进行业的信息共享,促进绿电产业技术交流,推动绿色能源技术发展和应用,提升企业竞争力。”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南方电网公司推出购、售、输配电三方绿色电力交易模式,实现阳朔县大河背岛330户居民及各类用户绿电全覆盖;推动漓江核心景区1200艘竹筏完成“油改电”,每年减少碳排放2493吨。“‘油改电’后,游客体验好,回头客也多了。”做了15年筏工的大河背村村民徐卿说,生态改善带来的不只是好风光,更是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2024年,大河背村游客量突破6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从5年前的1.2万元增加到6.5万元。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南方电网公司打造“电力+文旅”生态文明主题教育路线,上线“电靓文旅”碳普惠小程序。来自广东佛山的游客谢女士通过“电靓文旅”碳普惠小程序,在旅游过程中实现低碳出行,积累碳减排积分,并兑换了视频会员券。“没想到一次绿色低碳出游还能获得奖励。”谢女士说。生态向好带动发展提质。2024年,漓江风景名胜区水上游览线路累计接待游客近600万人次,漓江精华段游船游客接待量较2020年增长367%;同年,桂林入选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珠江流域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在桂林灵川县成功交易。下一步,南方电网公司将深化桂林漓江核心景区近零碳示范区建设,在环境治理、生态补偿、产业融合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为守护漓江生态环境、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1760492869297责编:高鑫戈人民日报176049286929711[]{"email":"gaoxinge@huanqiu.com","name":"高鑫戈"}
行走在广西桂林的山水间,目之所及是绿水青山,心之所感是可及可享的金山银山。作为服务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五省区及港澳地区电力供应的能源央企,南方电网公司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电力+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在保护漓江生态的同时,助力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国家重点保护的13条江河之一,漓江的生态保护十分重要。南方电网公司从优化能源结构、数字技术赋能、电网运营升级等方面发力,为漓江筑牢零碳根基。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南方电网公司打造以500千伏桂北站为中心的220千伏网架,保障桂北风电群全额消纳,推进220千伏冬田储能电站、灌阳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桂林市非化石能源装机达440.9万千瓦,装机占比提升至83.1%。在数字技术赋能方面,推进广西电碳监测平台建设,建成零碳虚拟电厂,上线“碳电寻源”系统,为1.4万余电力市场用户提供“数字碳账单”。在电网运营方面,升级漓江核心景区电网运营模式,推进110千伏胜景景观融合零碳数字化变电站建设,完成漓江核心景区12处跨江线路整治。 “我们与供电部门统筹配合,开展跨江线路拆除工作,提升景观效果,让漓江绿色电力设施建设与景观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惠及沿江群众。”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吉华说。以零碳实践赋能产业发展。南方电网公司联合60余家单位组建桂林零碳绿电联盟,促成清华大学、国家电投等13家单位签约合作。“联盟可以促进行业的信息共享,促进绿电产业技术交流,推动绿色能源技术发展和应用,提升企业竞争力。”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南方电网公司推出购、售、输配电三方绿色电力交易模式,实现阳朔县大河背岛330户居民及各类用户绿电全覆盖;推动漓江核心景区1200艘竹筏完成“油改电”,每年减少碳排放2493吨。“‘油改电’后,游客体验好,回头客也多了。”做了15年筏工的大河背村村民徐卿说,生态改善带来的不只是好风光,更是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2024年,大河背村游客量突破6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从5年前的1.2万元增加到6.5万元。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南方电网公司打造“电力+文旅”生态文明主题教育路线,上线“电靓文旅”碳普惠小程序。来自广东佛山的游客谢女士通过“电靓文旅”碳普惠小程序,在旅游过程中实现低碳出行,积累碳减排积分,并兑换了视频会员券。“没想到一次绿色低碳出游还能获得奖励。”谢女士说。生态向好带动发展提质。2024年,漓江风景名胜区水上游览线路累计接待游客近600万人次,漓江精华段游船游客接待量较2020年增长367%;同年,桂林入选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珠江流域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在桂林灵川县成功交易。下一步,南方电网公司将深化桂林漓江核心景区近零碳示范区建设,在环境治理、生态补偿、产业融合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为守护漓江生态环境、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