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kYGp2lNL7 capital.huanqiu.comarticle风波不断!市值跌破千亿的阳光电源外部董事被调查/e5d59phvs/evq0lg1h3失联的阳光电源(300274)外部董事刘振找到了!4月24日晚间,滁州市纪委监委官网发布消息,安徽国元资本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裁兼安徽安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刘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外部董事失联 阳光电源称不影响生产经营此前4月22日晚间,阳光电源披露公告称,公司在最近一次的董事会会议前后多次尝试与外部董事刘振取得联系,均无法联系上本人。经向刘振配偶进一步确认,刘振因其个人原因,目前处于失联状态。阳光电源表示,刘振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外部董事,不担任除董事以外的公司任何职务,不参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董事会其余7名董事正常履职,其中独立董事3名,符合法定最低人数。上述事项不会对公司董事会工作的正常开展、公司日常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刘振出生于1976年,历任安徽国风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安徽国通高新管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和董事、总经理,安徽新华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北京华地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安徽南翔万商物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安徽智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现任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安徽安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安元投资”)董事长、总经理。刘振与阳光电源结缘于2016年。当年7月,安元投资以5.5亿元认购阳光电源2510.87万股非公开发行股份,成为后者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21%;同年12月,时任安元投资董事长的刘振成功当选为上市公司董事。虽然后续安元投资陆续减持,如今已退出阳光电源前十大股东之列,但刘振仍继续在公司任职,目前履职年限已超5年。业绩不及预期 阳光电源股价持续下跌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告未披露之前,阳光电源的股价已持续下跌了一段时间,其中在4月20日更现“20cm”跌停,4月21日继续下跌,股价创年内新低63.9元/股,两天累计跌幅28.44%,距去年7月最高点跌去64.53%。目前总市值已跌破千亿,较年初减少1200亿元左右。而在“20cm”跌停的前一天,阳光电源发布了2021年年报。根据2021年年报显示,其2021年实现营收241.37亿元,同比增长25.15%;归母净利润15.83亿元,同比下降19.01%。对于2021年利润下滑的原因,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在4月19日进行的业绩说明会中直言,业绩低于预期是因为“步子迈的有点大”,对芯片和疫情的估计也有不足,内部管理也不够精细,出现汇兑损失,以及人员、研发增长导致费用水平也有提升。同日发布的2022年一季报中显示,阳光电源一季度实现收入45.68亿元,同比增长36.48%,实现净利4.11亿元,同比增长6.26%。市场分析人士称,阳光电源是光伏行业逆变器龙头上市公司,公司业绩在行业中具有风向标意义。光伏行业上游硅片、硅料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再叠加去年海运费用高企,中游逆变器及组件厂商利润承压市场已有一定预判。但公司年度净利润下降近2成,最新一季度净利仅为个位数增长,这样的业绩还是大大低于市场预期。部署调整业务 阳光电源能否“翻身”?鉴于这一情况,2022年,阳光电源对业务做了部署和调整。阳光电源表示,一季度电站业务已经扭亏为盈,实现稳定利润;储能业务充分吸取前期教训,确保如期交付;而作为基本盘的逆变器业务,受到IGBT短缺影响,渠道布局放缓,一季度渠道有所改善但仍然紧缺,二季度会明显改善,公司对逆变器业务充满信心。业绩说明会上,阳光电源还透露了2022年各项业务目标:逆变器出货70GW左右,同比增长近50%,市占率进一步提升2个百分点;其中户用90-100万台,同比增速超100%;储能业务目标收入100亿左右,且一定会实现盈利;电站业务中,户用光伏会保持高增长,2022年力争保3(GW)争4(GW);地面电站开发的保持5GW左右,总体来说,电站业务盈利具有一定弹性,若组件价格下降能有所增加。“今年预期能持续改善,全年目标不变,公司有信心打一个翻身仗。”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表示。165086813262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王澎环球网165086813262411[]{"email":"wangpeng@huanqiu.com","name":"王澎"}
失联的阳光电源(300274)外部董事刘振找到了!4月24日晚间,滁州市纪委监委官网发布消息,安徽国元资本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裁兼安徽安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刘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外部董事失联 阳光电源称不影响生产经营此前4月22日晚间,阳光电源披露公告称,公司在最近一次的董事会会议前后多次尝试与外部董事刘振取得联系,均无法联系上本人。经向刘振配偶进一步确认,刘振因其个人原因,目前处于失联状态。阳光电源表示,刘振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外部董事,不担任除董事以外的公司任何职务,不参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董事会其余7名董事正常履职,其中独立董事3名,符合法定最低人数。上述事项不会对公司董事会工作的正常开展、公司日常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刘振出生于1976年,历任安徽国风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安徽国通高新管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和董事、总经理,安徽新华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北京华地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安徽南翔万商物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安徽智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现任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安徽安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安元投资”)董事长、总经理。刘振与阳光电源结缘于2016年。当年7月,安元投资以5.5亿元认购阳光电源2510.87万股非公开发行股份,成为后者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21%;同年12月,时任安元投资董事长的刘振成功当选为上市公司董事。虽然后续安元投资陆续减持,如今已退出阳光电源前十大股东之列,但刘振仍继续在公司任职,目前履职年限已超5年。业绩不及预期 阳光电源股价持续下跌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告未披露之前,阳光电源的股价已持续下跌了一段时间,其中在4月20日更现“20cm”跌停,4月21日继续下跌,股价创年内新低63.9元/股,两天累计跌幅28.44%,距去年7月最高点跌去64.53%。目前总市值已跌破千亿,较年初减少1200亿元左右。而在“20cm”跌停的前一天,阳光电源发布了2021年年报。根据2021年年报显示,其2021年实现营收241.37亿元,同比增长25.15%;归母净利润15.83亿元,同比下降19.01%。对于2021年利润下滑的原因,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在4月19日进行的业绩说明会中直言,业绩低于预期是因为“步子迈的有点大”,对芯片和疫情的估计也有不足,内部管理也不够精细,出现汇兑损失,以及人员、研发增长导致费用水平也有提升。同日发布的2022年一季报中显示,阳光电源一季度实现收入45.68亿元,同比增长36.48%,实现净利4.11亿元,同比增长6.26%。市场分析人士称,阳光电源是光伏行业逆变器龙头上市公司,公司业绩在行业中具有风向标意义。光伏行业上游硅片、硅料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再叠加去年海运费用高企,中游逆变器及组件厂商利润承压市场已有一定预判。但公司年度净利润下降近2成,最新一季度净利仅为个位数增长,这样的业绩还是大大低于市场预期。部署调整业务 阳光电源能否“翻身”?鉴于这一情况,2022年,阳光电源对业务做了部署和调整。阳光电源表示,一季度电站业务已经扭亏为盈,实现稳定利润;储能业务充分吸取前期教训,确保如期交付;而作为基本盘的逆变器业务,受到IGBT短缺影响,渠道布局放缓,一季度渠道有所改善但仍然紧缺,二季度会明显改善,公司对逆变器业务充满信心。业绩说明会上,阳光电源还透露了2022年各项业务目标:逆变器出货70GW左右,同比增长近50%,市占率进一步提升2个百分点;其中户用90-100万台,同比增速超100%;储能业务目标收入100亿左右,且一定会实现盈利;电站业务中,户用光伏会保持高增长,2022年力争保3(GW)争4(GW);地面电站开发的保持5GW左右,总体来说,电站业务盈利具有一定弹性,若组件价格下降能有所增加。“今年预期能持续改善,全年目标不变,公司有信心打一个翻身仗。”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表示。